2023年度《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

时间:2023-03-03 09:35:04 浏览量: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⑴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⑵指名分段读. 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⑶请5 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⑷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⒉快速阅读全文,/article/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⒊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⒋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写文中的生字,并摘抄词语和句子。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阅读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1)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场景,练习复述课文,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聆听的方式,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战象的情怀,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领悟作者真实,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嘎羧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嘎羧的行为变化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回忆

  1、字幕导入,奠定基调:

  师: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课件出示,4个曾经。)

  2、学生读句,述说心情:

  师:读者这样的文字,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嘎羧在生命历程中的那段最后时光,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嘎羧再次踏上这段情感历程。

  3、择段读书,讲述故事。

  二、聆听

  1、轻声读文,圈划语句:

  师: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即使若干年后,也会记忆犹新,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感人肺腑,相信大家也有同感,下面就请大家轻声读文,用心去体会,看看那打动了自己,拨动了你的心弦,在这样的文字下面划出你真挚的情感线,可在旁边加感受。

  2、学生读文: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读得非常投入,非常专注,读书,就是与文字交流,同书中的人物对话,想象这篇课文,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是啊,文字后面是战象嘎羧的心跳,是它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战象嘎羧再跟我们诉说呢?再次默读你所画的语句,听,嘎羧在和你说什么呢?

  3、默读语句。

  4、感悟情感,体会表达:

  一下预设的几个生成点,随课堂具体情况变化。

  预设一:披挂象鞍:

  ⑴比较词语呼呼,久久,眼睛里泪光闪闪

  ⑵想象画面,感受老朋友,述说心声。

  ⑶语言训练,此时你想对嘎羧说些什么?

  ⑷情感朗读。

  预设二:告别村寨:

  ⑴理解长了翅膀似的。

  ⑵体会全村人的心情。

  ⑶聆听嘎羧的心里话,抓住三圈引读。

  ⑷配乐朗读,体会人与动物的情感。

  预设三:重临战场:

  ⑴体会嘎羧的行为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⑵体会心理,情感朗读。

  预设四:自掘坟墓:

  ⑴抓住动词,体会嘎羧的内心。

  ⑵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倾诉

  1、字幕结语,拓展写话:

  以乡亲们的身份,为嘎羧写一段碑文。

  2、音乐响起,学生读文。

  3、起立读文,满怀真情。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回忆怀念往事

  聆听嘎羧英雄无悔

  倾诉有情有义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一、谈话导入

  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二、板块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简介:“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前所发生的事。”

  1、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是哪几个?

  2、认识字词:西双版纳威风凛凛势不可当凝重华贵英武豪迈日寇埋葬唏嘘

  3、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3、引导学生用“有这样一头战象……”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板块二: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板块三: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

  1、交代任务:要解决这一个个疑问,我们只有走进嘎羧内心。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反复阅读,然后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者读后的感受。

  2、学生自学。

  五、交流汇报

  预设1:学习“重披象鞍”

  1、26年,再一次相见,课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

  2、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呀,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作了介绍?

  3、老朋友就在眼前,嗄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4、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5、此时的嘎羧泪光闪闪,它会想xxxx。

  6、指导读出情感:是呀,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它的战友,忘不了它那光辉的岁月,带着这样的情感,读。

  六、板块四: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评价:你已经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同学们,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泪光闪闪,久久,吹去上面的灰尘)

  小结:通过这动作和它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丰富的情感。

  预设2、学习“再回战场”

  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4、读,让我们望到了清波荡漾的满面,而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它似乎看到什么呢?

  5、是的,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一幕又一幕,这一句话又该怎样读呢?

  6、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们看,“欧――”的后面是什么符号?

  7、我们读出了声音的震耳欲聋,那么嘎羧此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此时的嘎羧是伫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8、我想,它一定忘不了这样的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

  (课件5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子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象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我们一起往后读。生齐读。

  七、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1、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模样,原文中有这样的介绍:嗄羧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也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的淌着唾液,本来就很稀少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像脱水般,就是这样一头老象,重回战场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读。

  2、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还这样写到: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而此时的嗄羧,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们读的是……

  3、26个春秋过去了,九千多个日日夜夜,嘎羧再次回到战场,依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也心潮激荡。我们再来看这段话跟刚才那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内心的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情感的变化,正是这变化,使得我们的情感起伏跌宕,使得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冲击和震撼。

  5、小结,发现写作方法。

  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想一想,议一议,填一填。

  1、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一下子安静下来呼呼吹去久久摩挲泪光闪闪重披象鞍”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xxxxxx。

  2、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这样的举动告诉我们。

  3、嘎羧不会说话,可透过“走了整整一夜、久久凝望打洛江面、亲了又亲龟形礁石”这一系列的动作,我明白它是在。

  4、嘎羧不会说话,可听到它在打洛江边那震耳欲聋的吼叫声,我知道它在对xx说:。

  拓展阅读: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第七只猎狗》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再回战场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光荣归去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4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

  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下,人们在埋葬它们时,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的名字叫嘎羧,它成了——最后一头战象。

  二、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的故事。请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边度边思考:嘎羧临死前主要做了几件事?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检查字词。这一课有一些词语,要特别注意它们的读音。谁来给大家读读?

  日寇 扑喇喇 摩挲 斑斑血迹 浴血搏杀

  齐读。

  其中的寇字既不好读,又不好写。注意看老师怎么写。

  回到刚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

  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几件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临死之前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同学们,阅读这样的长课文,我们可以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这样可以很快的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细节,会感情。

  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是沈石溪。沈石溪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那么,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人类情感,课文又是怎样表现他的情感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5、6、7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他的感情。

  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先读句子,再说体会。

  生交流:没想到,嘎羧......

  真会学习,你找到的是这部分课文最感人的句子。其他找到这句话的同学请举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就让我们看这句话,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请把它圈画出来。

  生标画。

  泪光闪闪、久别重逢。摩挲。动作有人关注它的神态吗?

  呼呼。

  那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联系上下文。想象。

  嘎羧当年就是披挂着这件象鞍,出生入死,所以看到象鞍,如此激动。

  板书:联系上下文,想象。同学们,我们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就读懂了嘎羧的心,体会了它的情。

  你们能读出嘎羧激动的心情吗?自己先练习练习。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评价

  张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和神情。

  请大家和老师一样,带着自己的体会,带着自己激动的心,一起读。

  还有谁找到别的句子,也请读给大家听。

  26年归去了,快要死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没有忘记辉煌的过去,作者就是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嘎羧的内心情感,如果能圈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能读懂嘎羧的心,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接下来,就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着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课文的细节描写。

  请看自学提示:

  1、自读14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感情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

  请与小组同学交流。

  通过刚才大家细心的批注和讨论,我想你们一定找到品细节的感觉,现在就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然后,它踩着哗哗......

  它的吼声就像是在说话,你觉得它可能在说什么?

  “久久凝望”读出嘎羧当年拼杀的情景,你能读书这种感觉吗?

  谁比他的体会更深?

  读的更好,这才是久久凝望的感觉,请大家一起读。

  是的,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最后一头战象。

  26年中,它无时无刻不再怀念着过去,思念着战友,这样的深情,它能像谁诉说,因为它是——最后最后一头战象。

  所以,它重回战场,缅怀往事,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这一段。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带着对战友的怀念,跋山涉水,感到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生命的最后力量,为自己挖了一个墓坑,请齐读最后两段。

  哪个细节让你感到。

  凝望天空。

  它一定有话想说,它想说什么。你看到寂静躺在墓坑的嘎羧,想说些什么?任选一个句子。

  嘎羧想说:

  我想对嘎羧说: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这节课我们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了细节,感受了嘎羧丰富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1、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3课的课题,齐读。P121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有20xx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同时在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引导学生研读第十四自然段,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披挂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三)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披挂上象鞍是因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事例,品味当中的细节描写,并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写一写,就能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读懂它的心。

  (四)讨论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3、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4、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5、交流写话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抓事例 品细节 悟情感

  披挂象鞍神态壮士

  重回战场动作英雄

  挖掘墓坑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十一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浴血搏杀”等十八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抒情;创设情境,借助想象,补白练笔,心灵沟通,入情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高尚的情怀,激发学生阅读动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感受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策略

  1.读文入境,积淀情感,品文悟情,抒*感。

  2.品读文字,知有情有义;交流练笔,感生死之情;对比阅读,悟重情重义。

  3.品描写之精妙,悟内心之情怀。

  4.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尝试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引入课题

  1.学生交流背景资料。

  2.简介作者。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战象的哪些感人的情节?

  2.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成为小标题。

  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3.理解字词,梳理质疑。

  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

  离开寨子时,嘎羧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

  嘎羧为什么要在临死前凭吊战场?

  嘎羧为什么没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和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

  4.小结:学习贵在有疑,能够做到学有所思,我们的学习才会更深入。从你们的问题中,老师感受到嘎羧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大家的心啊!我们不但要关注文章内容方面的理解,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这位英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小说要明确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因此初读时对文本中的四个情节进行了梳理。通过质疑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阅读期待,并针对学生的质疑及时做出评价,进一步提出质疑中有待提高的能力,探究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

  (三)品文悟情,抒*感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的哪些语句令你感动,画下来,想一想感受到什么情感?是怎样感受到的?

  提示:可以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做简单批注。

  (2)想象嘎羧当时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在四个场景中选择一处写一写)

  2.集体交流,融情对读,加深感悟。

  根据学情预设抓住以下这四处关于嘎羧行为的描写,进行融情对读,加深感悟。

 (1)英雄暮年。

  通过朗读感受嘎羧的老态龙钟以及衰老的样子,体会作者的怜爱、悲伤之情。

  (2)重披象鞍。

  ①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随机出示课件。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②引导学生抓住“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揣摩这些词语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往事的回忆、留恋、怀念,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③教师随机点拨。

  同学们都关注到文章的表达方法了,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致、具体、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了积淀在战象心中深沉的感情。让我们带着感情边读边想象这感人的情景。

  小结:动作、神态、有情有义、忠诚。

  ④激情导入描写象鞍部分: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这副象鞍对嘎羧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再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副象鞍?

  ⑤启发想象:看着眼前披挂着象鞍的嘎羧,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想象嘎羧当年的英勇:当时战斗的惨烈,在战象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情感。

  ⑥照应学生的质疑。

  ⑦总结学法:体会动物的情感,可以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想象嘎羧的内心情感。

(3)凭吊战场。

  嘎羧痛苦地与亲人诀别,踏上了黄泉路。

  ①随着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课件。

  ②老师指名朗读所画的句子,学生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词语谈自己的理解。

  ③老师点拨,抓住动物独有的特点“吼”揣摩他的内心世界:嘎羧久久凝望着江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在呼唤什么?它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想象。

  ④激情导读:当年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嘎羧,今天又披挂整齐来到战场,回忆战斗的历程,缅怀牺牲的战友,多么深情,多么悲壮!

  ⑤对比阅读,体会嘎羧的重情重义。

  原著节选:

  它已经五十多岁了,脖子歪得厉害,象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根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它是战象,它是功臣,收到村民们的尊敬和照顾,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环境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重情重义。

  (4)庄严归去。

  ①哪个词语体现了嘎羧的重情重义。

  预设:揣摩“挖”的深层含义。

  ②你能从“挖”字的反复出现和一些动作细节描写中读出什么?

  (作为战象的忠诚、作为战象的尊严,感受他的疲惫,他的坚强,他的思念,他的执着,他的信念,他的重情重义。)

  小结:拥有尊严。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充分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学生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感悟文章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走进嘎羧的心里去想象它的内心感受,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补白练笔,随后采取融情对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品描写之精妙,悟内心之情怀

  1.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我们可见嘎羧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位让人景仰的英雄啊!

  2.提升认识,归纳方法。

  行为 神态 环境描写

  读懂嘎羧的内心世界 想象画面

  对比阅读 (联系上下文 原文)

  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对嘎羧的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中,感受到它的重情重义、忠诚以及作为战象的尊严!正是这些具体、细致的描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战象高尚的情怀。

  【设计意图】注重学法的总结,引导学生感知动物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在阅读动物文学时,抓住描写动物的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其内心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揣摩动物情感世界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想象小练笔、对比阅读课文内容和原文等。

  (五)书写碑文,升华情感

  1.书写碑文,表达敬仰之情。

  (1)学生书写碑文,交流碑文内容。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读碑文。

  英雄垂暮赴黄泉,重披战甲忆当年,战地缅怀重情义,掘墓同埋向苍天。

  2.朗读原文,升华情感。

  土坑里弥散着一股腐烂的气息,看得见二十六年前埋进去的战象的残骸,红土里,好像还露出了白的象牙。嗄羧那对象牙,因挖掘土坑而被沙土磨得锃亮,在晨光中闪烁着华贵的光泽。

  3.作家创作体会。

  在诸多力量中,崇高是一种很特殊的力量,仅仅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派生出来的一种情感。将崇高的情感凝聚在一头老战象身上,还能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动物尚且能表现如此高尚的情感,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该如何去做呢?

  沈石溪

  【设计意图】在总结环节,带领学生回顾全文,将心中对嘎羧的敬重、敬仰之情浓缩于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既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又使战象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里。

  (六) 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2.推荐阅读:《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7

  【教学方法】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大象是一种聪明而具有灵性的动物,但是经过人类驯服后的公象,便可成为战象奔向战场去投入战斗。(展示战象图片)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共同走进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不同颜色词语,你们会发现这两块词语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我想如果同学们能抓住这些重点词语,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同学们在课下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战象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又给我们留下了哪几个感人的片段呢?

  3、 学生汇报交流,我们可以用四字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一下。师板书:(英雄垂暮 披挂象鞍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三、深入文本,感受嘎羧

  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读读在对战象嘎羧的描写中,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勾画出来,并在一旁写写自己的体会。

  四、回读课文,拓展延伸

  师:嘎羧离开打洛江,最后来到了埋葬战友们的百象冢旁,用它那一对铁镐似的象牙,挖了一天一夜,刨了一个大坑把自己掩埋起来,(齐读第22自然段)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觉得嘎羧还仅仅是一头普通的战象吗?不,它是一位(学生说:忠诚善良、重情重义)的大英雄!

  五、伴随音乐,深情总结

  师:同学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就这样,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走了!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26年的村民,忘不了饲养员波农丁,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沈石溪这样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首为英雄嘎羧作的小诗,我们就齐读一下送给英雄嘎羧吧!(课件出示小诗)

  六、布置作业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漫不经心、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复述这个故事;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找出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感情和对昔日战友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战象的基本特点;

  3.学生收集其他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与自己的同桌分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说说对大象的印象

  1.同学们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播放“动物园里大象”的幻灯片﹚

  2.嗯,我们都喜欢和大象交朋友。可是,今天我们课文上的大象与动物园里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都很聪明,今天我们的大象都披上了战甲,威风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大象称为战象。﹙板书:战象,并播放“战象”的幻灯片﹚

  3.对照幻灯片上的图片与课文的描写,让学生描述下战象的外貌特征。

  4.同学们用词很准确,描述得也很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踪经历过1943年战争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的去向吧。﹙板书:最后一头战象﹚

  二、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给大家读读?﹙播放生字词的幻灯片,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让其他人留意读音,并给以纠正﹚。

  2.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生字的理解,老师及时给以帮助。

  3.出示5个成语,先小组讨论,再在班上汇报,老师重点解说“威风凛凛”这个成语﹙播放幻灯片﹚,然后让学生造句,加深理解。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看来大家回去都有做功课了,值得表扬,给点掌声自己……那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最后一头站象”这个题目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疑问吗?指名回答。

  2.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体会体会这些问题。

  3.默读完这篇课文后,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让几位学生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故事梗概﹚

  4.非常感谢以上的同学为我们复述这个故事!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也可以流利地,有感情地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亲人或者同学。

  5.那么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就快走到生命尽头的嘎羧先后做哪些事情了吗?现在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好吗?﹙指名让尽量多的学生回答,建议学生运用“首先……然后……其次……最后”来陈述﹚

  板书:重披象鞍

  告别村民

  凭吊战场

  庄严死去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自己喜欢的六个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会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战象嘎羧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头大象,它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四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并出示上节课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体会感情

  1.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画出描写这四部分内容的段落或者句子,小组自由讨论后,派代表说出小组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2.集体交流重点语句

  ﹙1﹚哪些句子描写了嘎羧“重披象鞍”情景?

  “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播放幻灯片,先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这个长句,然后全班齐读,注意感情的投入。﹚

  a.同学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老师提示:想想嘎羧26年后再一次看到自己的象鞍,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b.老师整理答案,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主要从嘎羧对当年战争的回忆来解说﹚让学生体会嘎羧内心的激动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份激动齐读。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得凝重华贵;嗄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播放幻灯片,按照刚才“读课文—体会—再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体会: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嘎羧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a.同学们,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战斗的惨烈,那么你是否能够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描写了战象战斗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呢?﹙指名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a.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战象作战时“排山倒海”的气势。现在谁能说说“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呢?

  b.同学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就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读读这个自然段,先听老师是怎样读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看看谁读得好!我们边读边体会战象的英勇。

  c.同学们读得真棒!再来读一遍。

  ﹙2﹚哪些段落描写了嘎羧“告别村民”情景?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26年里,嘎羧一直生活在村民的宠爱之中。那么得知嘎羧快要死了,村民又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与村民一起为嘎羧送行吧。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

  a.现在,有谁可以告诉老师,村民都做了什么?﹙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b.这是村民的举动,那么嘎羧呢?它面对着昔日友好的村民,此时此刻,它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a.它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呢?同学们想象下,嘎羧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想起昔日村民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b.面对着如此富有感情的战象,如果你见到了它,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话呢?﹙指名回答﹚

  ﹙3﹚哪些段落是描写嘎羧“凭吊战场”的场面的?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a.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读这段话,体会嘎羧的情感。然后小组读,个别读。

  b.同学们,从这段话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嘎羧“久久凝望着”什么呢?

  它为什么在“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呢?

  “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为什么要吼叫,它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c.课文还有一句话刻画了嘎羧当时的神态和吼声,同学们一起读读,注意读出嘎羧当时悲壮心情。

  (4)哪些段落是叙述嘎羧“庄严死去”的?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嘎羧不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它是战争唯一的幸存者,这也注定了它不*凡的一生,那么它会不会像别的大象寻常死去呢?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播放幻灯片,说说大象的灵性与它们的象冢﹚

  a.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然后老师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b.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第19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播放幻灯片)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战象?你有怎样的心情?有没有冲动要过去帮忙?(老师提示:嘎羧几天没吃东西了,还在喘气……)

  “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

  请注意“一寸一寸”这个词,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a.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嘎羧死了,为什么还会睁着眼睛,凝望着天空呢?它是不是想看到什么东西,还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呢?试着和前面的“久久凝望着江面”比较下,临终前的嘎羧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5)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让你特别感动的呢?可以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三、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是的,嘎羧死了,却不同寻常。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躺在一起。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读到很多东西。我也相信大家对嘎羧也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现在谁能说说嘎羧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引导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事例,体会大象美好的品质)

  板书: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嘎羧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它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我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感触,对大象这种动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业设计:

  1.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写下你的体会。

  2.嘎羧在临死的最后一天,有很多感人的场景。请选择其中一两个场景,可以想象当时嘎羧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当时你最想对嘎羧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善良

  告别村民 忠诚

  凭吊战场 英勇

  庄严死去 坚强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2.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 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 (2)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板块二)、“整体回顾”(板块三)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2)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了解,导入新课。

  1.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类做好多事情,你能简要地说一说吗?

  2.揭题。

  3.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4.据题提问。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理解下列生字词,通过品读加深理解:威风凛凛、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久别重逢、英武豪迈、泣不成声、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搏杀

  (3)思考刚才的问题

  2.检查交流:

  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品读课文,感受嘎羧。

  (一)认识英雄,告别村民。

  1.默读课文,找到关于象兵的介绍。

  2.了解象兵抗击日寇前的那段历史

  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东亚地图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日本*主义者野心勃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岛;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1942年,日军侵占菲律宾、缅甸日军一次又一次挥舞战刀,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抗日的烽火燃遍*,燃遍整个东亚。

  1943年,当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双版纳时,象兵们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帜。现在,让我们回到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感受那英勇惨烈的战斗场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3.阅读这段文字,想象当时情景。

  八十多头战象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枪炮声、喊杀声、大象的悲壮的吼叫声回荡在打洛江畔;在鬼子的枪炮中,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倒地。日寇们鬼哭狼嚎,丢盔弃甲。

  4.经过这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嘎羧成了唯一幸存下来的战象。村民们怎样对待这头战象?除了故事中的描述,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正是战象们打跑了日本鬼子,这个小村庄才免遭战火的洗劫。村民们对嘎羧特别好,把自己*常舍不得吃的水果送到嘎羧嘴边;村民们为嘎羧搭起了高大的象房;村民们让波农丁来专门照顾它;夏天,村民为嘎羧洗澡;冬天,村民给嘎羧生起了火炉)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村民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板书:英雄

  敬仰

  5.指导朗读相关段落语句

  6.村民无微不至的照顾,嘎羧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六年过去了。曾经英武豪迈的英雄老了。嘎羧就要走到生命尽头了,它舍得离开村民吗?

  7.你能根据这段话设计什么问题来考考大家吗?(为什么要绕村走三圈?)

  8.解疑。

  (二)重披战甲,回想过去

  1.嘎羧在离开村子前,它最先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找当年自己曾经披挂过的象鞍。)古人说:读书贵有疑。现在,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读书,勾画句子,写问题与体会,教师巡视)

  2.交流:

  (1)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在这二十六年间,嘎羧为什么不去看望这位老朋友,而在临死前才找到象鞍并披挂上象鞍?

  (2)哪句话最能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

  ①指名读读这句话。

  ②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③你能读出嘎羧心中的那份伤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动吗?

  (3)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可它的内心安静吗?(沉浸在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里)

  (4)齐读体会。

  3.小结:嘎羧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首先想到的是重新披挂上它的象鞍,它想起了它作为一头战象的辉煌与荣耀,想起了二十六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想起了和它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然后,嘎羧踏上了它的不归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嘎羧还做了哪些事情?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些问题。

  五、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齐读)《最后一头战象》。

  2.这篇课文描写了这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哪些事?(小标题主要内容)

  3.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重披象鞍和告别村民这两部分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的两个部分。

  二、品读课文。

  (三)打洛江畔

  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②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也许;也许。)

  ③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

  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四)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

  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5.小结: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6.现在,我们就要离开百象冢了,你想对战象嘎羧说些什么呢?

  三、课外延伸: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发感人肺腑的文字,在强者面前不示弱,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多做实事,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因此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2.齐声朗读

  3.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是,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像我们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今天这堂课希望只是一个引子,引导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去学习,去思考。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场景,练习复述课文,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聆听的方式,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战象的情怀,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领悟作者真实,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嘎羧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嘎羧的行为变化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回忆

  1、字幕导入,奠定基调:

  师: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课件出示,4个曾经。)

  2、学生读句,述说心情:

  师:读者这样的文字,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嘎羧在生命历程中的那段最后时光,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嘎羧再次踏上这段情感历程。

  3、择段读书,讲述故事。

  二、聆听

  1、轻声读文,圈划语句:

  师: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即使若干年后,也会记忆犹新,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感人肺腑,相信大家也有同感,下面就请大家轻声读文,用心去体会,看看那打动了自己,拨动了你的心弦,在这样的文字下面划出你真挚的情感线,可在旁边加感受。

  2、学生读文: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读得非常投入,非常专注,读书,就是与文字交流,同书中的人物对话,想象这篇课文,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是啊,文字后面是战象嘎羧的心跳,是它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战象嘎羧再跟我们诉说呢?再次默读你所画的语句,听,嘎羧在和你说什么呢?

  3、默读语句。

  4、感悟情感,体会表达:

  一下预设的几个生成点,随课堂具体情况变化。

  预设一:披挂象鞍:

  ⑴比较词语呼呼,久久,眼睛里泪光闪闪

  ⑵想象画面,感受老朋友,述说心声。

  ⑶语言训练,此时你想对嘎羧说些什么?

  ⑷情感朗读。

  预设二:告别村寨:

  ⑴理解长了翅膀似的。

  ⑵体会全村人的心情。

  ⑶聆听嘎羧的心里话,抓住三圈引读。

  ⑷配乐朗读,体会人与动物的情感。

  预设三:重临战场:

  ⑴体会嘎羧的行为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⑵体会心理,情感朗读。

  预设四:自掘坟墓:

  ⑴抓住动词,体会嘎羧的内心。

  ⑵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倾诉

  1、字幕结语,拓展写话:

  以乡亲们的身份,为嘎羧写一段碑文。

  2、音乐响起,学生读文。

  3、起立读文,满怀真情。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回忆怀念往事

  聆听嘎羧英雄无悔

  倾诉有情有义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临死前的变化的事。

  2、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从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

  教学重难点: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读过《老人与海鸥》,我们深深感受到生命是美丽的,但更美丽的是生命间的相互关爱,读过《跑进家来的松鼠》又让我们忍俊不禁。那你们还记得《最后一头战象》中那些包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战象嘎羧在临死前都做了哪几件事吗?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他曾经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但折射的却使人类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

  4、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你的眼里,嘎羧是善良、忠诚、英勇、怀旧的,课文中的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2、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画一画: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交流。

  4、全班交流重点句子。

  (1)没想到……老朋友。

  a 理解久别重逢。

  b点读句子,此时此刻,嘎羧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肯能回想到什么呢。

  c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

  d作者寥寥几笔就清晰的表达出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深沉的感情。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了……气概。

  a而今,战火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曾经的英勇气概,指导朗读。

  b纷乱不在,年轻不在,但英雄博大的胸怀还在,再读,读出嘎羧的英雄气概勃勃雄心。

  (3)嘎羧要走的消息……

  送行的队伍中可能有……有……有……在泪眼中26年前的战斗场面又浮在人们眼前,人们才泣不成声。

  (4)它什么也没吃…… 为什么?

  这一切让嘎羧如此不舍,这一切让嘎羧心潮起伏,这一切让嘎羧百感交集,读句子。

  (5)它站在……吼叫

  a站在江畔,久久凝望中,它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对那块石头亲了又亲,在吼叫里它在呼唤什么?

  b这一吼真是荡气回肠,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它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一位让人歌颂的英雄。

  c带着对嘎羧的敬仰再读。

  (6)一个“挖”写出了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坟墓,庄严的将自己掩埋,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英雄对战友的忠诚,真是有情有义呀

  三、感情升华。

  1、此时此刻,面对离去的嘎羧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颂它?写下来。

  2、嘎羧走了,我们也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它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嘎羧,铭记着最后一头战象。

  3、在《最后一头战象》让我们的心灵震撼,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心灵触动呢?请大家有时间阅读《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看看这些淑又讲述了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

  4、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的可贵精神,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复习,质疑导入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下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板书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战象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补充战象的小知识:在古代战争史上,曾经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战象的什么事。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读词:

  课件: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

  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写了嘎羧的哪些事情?说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标题:

  板书: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6、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7、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同学们,嘎羧可是一头战象啊,看到它做的这些事情之后,你们是不是感觉到特别惊讶,而其中的一些事又让你特别感动?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特别感动,边读边画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2、生自由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在感受深刻的词句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并交流体会。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五、交流品读,深化情感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句子:(出示课件)

  1、出示第五自然段

  预设学生会抓住下列词语体会到战象嘎羧的衰老。

  “衰老”“打瞌睡”“艰难地睁开眼睛”

  2、指名读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战象的过去以及现在

  3、“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指导学生抓住三个动词“吼”“踏”“指”等词语体会战象的急切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嘎羧急切的心情。

  4、“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嘎羧对象鞍的留念,实际是对往事的怀念,对战友的怀念,让我们读出嘎羧的这种情感。

  5、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5句。

  师评价引导: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它临死前要披挂象鞍是因为什么?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6、“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

  师指导朗读:这样悲壮,这样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地方我们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以及死去战象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请带着这种感情朗读句子。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5

  【教学方法】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大象是一种聪明而具有灵性的动物,但是经过人类驯服后的公象,便可成为战象奔向战场去投入战斗。(展示战象图片)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共同走进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不同颜色词语,你们会发现这两块词语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我想如果同学们能抓住这些重点词语,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同学们在课下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战象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又给我们留下了哪几个感人的片段呢?

  3、 学生汇报交流,我们可以用四字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一下。师板书:(英雄垂暮 披挂象鞍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三、深入文本,感受嘎羧

  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读读在对战象嘎羧的描写中,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勾画出来,并在一旁写写自己的体会。

  四、回读课文,拓展延伸

  师:嘎羧离开打洛江,最后来到了埋葬战友们的百象冢旁,用它那一对铁镐似的象牙,挖了一天一夜,刨了一个大坑把自己掩埋起来,(齐读第22自然段)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觉得嘎羧还仅仅是一头普通的战象吗?不,它是一位(学生说:忠诚善良、重情重义)的大英雄!

  五、伴随音乐,深情总结

  师:同学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就这样,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走了!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26年的村民,忘不了饲养员波农丁,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沈石溪这样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首为英雄嘎羧作的小诗,我们就齐读一下送给英雄嘎羧吧!(课件出示小诗)

  六、布置作业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十一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浴血搏杀”等十八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抒情;创设情境,借助想象,补白练笔,心灵沟通,入情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高尚的情怀,激发学生阅读动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感受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策略

  1.读文入境,积淀情感,品文悟情,抒*感。

  2.品读文字,知有情有义;交流练笔,感生死之情;对比阅读,悟重情重义。

  3.品描写之精妙,悟内心之情怀。

  4.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尝试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引入课题

  1.学生交流背景资料。

  2.简介作者。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战象的哪些感人的情节?

  2.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成为小标题。

  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3.理解字词,梳理质疑。

  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

  离开寨子时,嘎羧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

  嘎羧为什么要在临死前凭吊战场?

  嘎羧为什么没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和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

  4.小结:学习贵在有疑,能够做到学有所思,我们的学习才会更深入。从你们的问题中,老师感受到嘎羧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大家的心啊!我们不但要关注文章内容方面的理解,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这位英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小说要明确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因此初读时对文本中的四个情节进行了梳理。通过质疑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阅读期待,并针对学生的质疑及时做出评价,进一步提出质疑中有待提高的能力,探究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

  (三)品文悟情,抒*感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的哪些语句令你感动,画下来,想一想感受到什么情感?是怎样感受到的?

  提示:可以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做简单批注。

  (2)想象嘎羧当时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在四个场景中选择一处写一写)

  2.集体交流,融情对读,加深感悟。

  根据学情预设抓住以下这四处关于嘎羧行为的描写,进行融情对读,加深感悟。

 (1)英雄暮年。

  通过朗读感受嘎羧的老态龙钟以及衰老的样子,体会作者的怜爱、悲伤之情。

  (2)重披象鞍。

  ①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随机出示课件。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②引导学生抓住“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揣摩这些词语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往事的回忆、留恋、怀念,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③教师随机点拨。

  同学们都关注到文章的表达方法了,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致、具体、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了积淀在战象心中深沉的感情。让我们带着感情边读边想象这感人的情景。

  小结:动作、神态、有情有义、忠诚。

  ④激情导入描写象鞍部分: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这副象鞍对嘎羧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再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副象鞍?

  ⑤启发想象:看着眼前披挂着象鞍的嘎羧,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想象嘎羧当年的英勇:当时战斗的惨烈,在战象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情感。

  ⑥照应学生的质疑。

  ⑦总结学法:体会动物的情感,可以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想象嘎羧的内心情感。

(3)凭吊战场。

  嘎羧痛苦地与亲人诀别,踏上了黄泉路。

  ①随着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课件。

  ②老师指名朗读所画的句子,学生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词语谈自己的理解。

  ③老师点拨,抓住动物独有的特点“吼”揣摩他的内心世界:嘎羧久久凝望着江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在呼唤什么?它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想象。

  ④激情导读:当年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嘎羧,今天又披挂整齐来到战场,回忆战斗的历程,缅怀牺牲的战友,多么深情,多么悲壮!

  ⑤对比阅读,体会嘎羧的重情重义。

  原著节选:

  它已经五十多岁了,脖子歪得厉害,象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根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它是战象,它是功臣,收到村民们的尊敬和照顾,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环境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重情重义。

  (4)庄严归去。

  ①哪个词语体现了嘎羧的重情重义。

  预设:揣摩“挖”的深层含义。

  ②你能从“挖”字的反复出现和一些动作细节描写中读出什么?

  (作为战象的忠诚、作为战象的尊严,感受他的疲惫,他的坚强,他的思念,他的执着,他的信念,他的重情重义。)

  小结:拥有尊严。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充分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学生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感悟文章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走进嘎羧的心里去想象它的内心感受,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补白练笔,随后采取融情对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品描写之精妙,悟内心之情怀

  1.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我们可见嘎羧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位让人景仰的英雄啊!

  2.提升认识,归纳方法。

  行为 神态 环境描写

  读懂嘎羧的内心世界 想象画面

  对比阅读 (联系上下文 原文)

  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对嘎羧的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中,感受到它的重情重义、忠诚以及作为战象的尊严!正是这些具体、细致的描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战象高尚的情怀。

  【设计意图】注重学法的总结,引导学生感知动物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在阅读动物文学时,抓住描写动物的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其内心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揣摩动物情感世界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想象小练笔、对比阅读课文内容和原文等。

  (五)书写碑文,升华情感

  1.书写碑文,表达敬仰之情。

  (1)学生书写碑文,交流碑文内容。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读碑文。

  英雄垂暮赴黄泉,重披战甲忆当年,战地缅怀重情义,掘墓同埋向苍天。

  2.朗读原文,升华情感。

  土坑里弥散着一股腐烂的气息,看得见二十六年前埋进去的战象的残骸,红土里,好像还露出了白的象牙。嗄羧那对象牙,因挖掘土坑而被沙土磨得锃亮,在晨光中闪烁着华贵的光泽。

  3.作家创作体会。

  在诸多力量中,崇高是一种很特殊的力量,仅仅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派生出来的一种情感。将崇高的情感凝聚在一头老战象身上,还能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动物尚且能表现如此高尚的情感,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该如何去做呢?

  沈石溪

  【设计意图】在总结环节,带领学生回顾全文,将心中对嘎羧的敬重、敬仰之情浓缩于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既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又使战象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里。

  (六) 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2.推荐阅读:《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 会写11 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 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 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寻找象鞍、绕寨三圈、怀念战友、自掘象冢)

  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4、请你闭上眼睛, 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集体讨论)

  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

  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作业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 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并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8

  课前谈话:

  一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让我再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人的站立靠的是彼此间的尊重、理解、支撑!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她曾对我说:珍惜拥有的,拥有珍惜的。也许,正是因为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的弥足珍贵──

  一、回顾课文

  《最后一头战象》。

  而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近《最后一头战象》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满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战象嘎羧的哪几个场景呢?

  二、品读12小节

  上节课,我们已经用心品读了嘎羧寻找象鞍的场景并为之感动,这节课让我们首先走进那告别的场景,请仔细读读相关段落,想想哪个地方让你感动?

  全班交流:(随机)

  1、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

  ⑴ 是呀,人们是如此地舍不得,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有……有……有……

  ⑵ 而人们的一举一动中更是饱含着依依不舍,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

  人们还可能怎么做呢?

  ⑶ 泪眼朦胧中,26年前的那场战斗又仿佛浮现在人们的眼前,透过嘎羧,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战象,更多的已经失去的亲人!人们伤心欲绝,泣不成声。

  2、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这一切让它如此不舍,它什么也没吃──。

  这一切让它心潮澎湃,它什么也没吃──。

  这一切更让它百感交集,它什么也没吃──。

  3、整节朗读。

  四、品读14小节

  请你用心读读描写这一场景的14小节,圈出让你的心弦为之一动的词句,仔细体会一下。

  ⑴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在这久久的凝望里,它的思绪不断地往前、往前: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场面又一幕幕地在它的脑海中盘旋着……

  孩子们,请拿起笔来,把你想到的记录在纸上。

  全班交流(层次性,3个左右)

  ⑵ “亲了又亲”的礁石。

  ⑶ 还有让你触动的词句吗?

  你听,它似乎在诉说什么?

  五、品读(20~21)

  嘎羧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它走啊走,终于找到了战友们安息的地方。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嘎羧挖掘坟墓的场景。认真读读20、21小节,用心感受一下。

  你想说?

  我们想说得太多太多──此时此刻,任何的语言都无法表达我们内心涌起的种种感受!谁来读读这段文字?

  六、品读(22~23)小节

  终于,一切都*静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而你看──嘎羧──(引读)

  读着这句话,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嘎羧去了,但它依然凝望着天空,似乎在?

  它死了──(引读)

  因为它……忘不了?(学生说)

  七、段落引读

  最后一头战象怀着深深的爱,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归宿。可以说,它是一个英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将是!

  在它的生命轨迹中,它忘不了与人们依依惜别的深情──引片段1。

  而战场上的一幕幕更让它难以忘怀──引读片段2。

  终于,它如愿以偿地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引读片段3。

  八、延伸、作业

  如果说最后一头战象呈现给我们的是深沉的爱和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深思考的话,那么,沈石溪的其它作品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震撼呢?

  老师选取了其中的《斑羚飞渡》给大家,回去仔细读一读,可以将你的点滴感受记录在《阅读──我的生活上》!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3)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

  4、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的可贵精神,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复习,质疑导入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下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板书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战象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补充战象的小知识:在古代战争史上,曾经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战象的什么事。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读词:

  课件: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

  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写了嘎羧的哪些事情?说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标题:

  板书: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6、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7、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同学们,嘎羧可是一头战象啊,看到它做的这些事情之后,你们是不是感觉到特别惊讶,而其中的一些事又让你特别感动?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特别感动,边读边画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2、生自由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在感受深刻的词句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并交流体会。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五、交流品读,深化情感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句子:(出示课件)

  1、出示第五自然段

  预设学生会抓住下列词语体会到战象嘎羧的衰老。

  “衰老”“打瞌睡”“艰难地睁开眼睛”

  2、指名读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战象的过去以及现在

  3、“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指导学生抓住三个动词“吼”“踏”“指”等词语体会战象的急切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嘎羧急切的心情。

  4、“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嘎羧对象鞍的留念,实际是对往事的怀念,对战友的怀念,让我们读出嘎羧的这种情感。

  5、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5句。

  师评价引导: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它临死前要披挂象鞍是因为什么?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6、“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

  师指导朗读:这样悲壮,这样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地方我们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以及死去战象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请带着这种感情朗读句子。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场景,练习复述课文,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聆听的方式,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战象的情怀,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领悟作者真实,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嘎羧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嘎羧的行为变化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回忆

  1、字幕导入,奠定基调:

  师: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课件出示,4个曾经。)

  2、学生读句,述说心情:

  师:读者这样的文字,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嘎羧在生命历程中的那段最后时光,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嘎羧再次踏上这段情感历程。

  3、择段读书,讲述故事。

  二、聆听

  1、轻声读文,圈划语句:

  师: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即使若干年后,也会记忆犹新,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感人肺腑,相信大家也有同感,下面就请大家轻声读文,用心去体会,看看那打动了自己,拨动了你的心弦,在这样的文字下面划出你真挚的情感线,可在旁边加感受。

  2、学生读文: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读得非常投入,非常专注,读书,就是与文字交流,同书中的人物对话,想象这篇课文,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是啊,文字后面是战象嘎羧的心跳,是它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战象嘎羧再跟我们诉说呢?再次默读你所画的语句,听,嘎羧在和你说什么呢?

  3、默读语句。

  4、感悟情感,体会表达:

  一下预设的几个生成点,随课堂具体情况变化。

  预设一:披挂象鞍:

  ⑴比较词语呼呼,久久,眼睛里泪光闪闪

  ⑵想象画面,感受老朋友,述说心声。

  ⑶语言训练,此时你想对嘎羧说些什么?

  ⑷情感朗读。

  预设二:告别村寨:

  ⑴理解长了翅膀似的。

  ⑵体会全村人的心情。

  ⑶聆听嘎羧的心里话,抓住三圈引读。

  ⑷配乐朗读,体会人与动物的情感。

  预设三:重临战场:

  ⑴体会嘎羧的行为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⑵体会心理,情感朗读。

  预设四:自掘坟墓:

  ⑴抓住动词,体会嘎羧的内心。

  ⑵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倾诉

  1、字幕结语,拓展写话:

  以乡亲们的身份,为嘎羧写一段碑文。

  2、音乐响起,学生读文。

  3、起立读文,满怀真情。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回忆怀念往事

  聆听嘎羧英雄无悔

  倾诉有情有义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3

  【教学方法】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大象是一种聪明而具有灵性的动物,但是经过人类驯服后的公象,便可成为战象奔向战场去投入战斗。(展示战象图片)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共同走进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不同颜色词语,你们会发现这两块词语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我想如果同学们能抓住这些重点词语,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同学们在课下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战象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又给我们留下了哪几个感人的片段呢?

  3、 学生汇报交流,我们可以用四字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一下。师板书:(英雄垂暮 披挂象鞍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三、深入文本,感受嘎羧

  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读读在对战象嘎羧的描写中,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勾画出来,并在一旁写写自己的体会。

  四、回读课文,拓展延伸

  师:嘎羧离开打洛江,最后来到了埋葬战友们的百象冢旁,用它那一对铁镐似的象牙,挖了一天一夜,刨了一个大坑把自己掩埋起来,(齐读第22自然段)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觉得嘎羧还仅仅是一头普通的战象吗?不,它是一位(学生说:忠诚善良、重情重义)的大英雄!

  五、伴随音乐,深情总结

  师:同学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就这样,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走了!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26年的村民,忘不了饲养员波农丁,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沈石溪这样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首为英雄嘎羧作的小诗,我们就齐读一下送给英雄嘎羧吧!(课件出示小诗)

  六、布置作业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1、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3课的课题,齐读。P121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有20xx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同时在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引导学生研读第十四自然段,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披挂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三)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披挂上象鞍是因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事例,品味当中的细节描写,并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写一写,就能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读懂它的心。

  (四)讨论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3、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4、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5、交流写话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抓事例 品细节 悟情感

  披挂象鞍神态壮士

  重回战场动作英雄

  挖掘墓坑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 会写11 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 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 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寻找象鞍、绕寨三圈、怀念战友、自掘象冢)

  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4、请你闭上眼睛, 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集体讨论)

  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

  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作业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 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并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写文中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理解“焦躁不安、威风凛凛、悠哉游哉、炯炯有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最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对大象以及战象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去动物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自由回答)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它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但是你们听说过大象在战场上冲杀吗?这样的大象叫做战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头经历过战争场面的最后一头战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又是怎么来的呢?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下面就让我们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划出来交流讨论。

  教师重点点拨: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菁: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提问,可在书上做上标注。

  2.学生阅读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概括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4.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带着感情朗读。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生字词。

  2.练习课文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拓展延伸

  上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课文,根据大家的学习,我们回答了一些问题。学到现在,嘎羧在你脑海中是怎样一头战象呢?

  善良,怀旧,

  坚强,忠诚,英勇等。

  二、研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描写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力求小组内解决,仍有难度的留待全班讨论。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可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学生汇报:

  ①“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②“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③“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

  ④“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在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到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深深的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含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争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激。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朗读感悟嘎羧“英勇”的语句。

  ①“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指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及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②“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重点体会“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哪些相通之处?

  引导学生从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方面作比较,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边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7

  【教学方法】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大象是一种聪明而具有灵性的动物,但是经过人类驯服后的公象,便可成为战象奔向战场去投入战斗。(展示战象图片)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共同走进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不同颜色词语,你们会发现这两块词语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我想如果同学们能抓住这些重点词语,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同学们在课下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战象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又给我们留下了哪几个感人的片段呢?

  3、 学生汇报交流,我们可以用四字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一下。师板书:(英雄垂暮 披挂象鞍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三、深入文本,感受嘎羧

  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读读在对战象嘎羧的描写中,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勾画出来,并在一旁写写自己的体会。

  四、回读课文,拓展延伸

  师:嘎羧离开打洛江,最后来到了埋葬战友们的百象冢旁,用它那一对铁镐似的象牙,挖了一天一夜,刨了一个大坑把自己掩埋起来,(齐读第22自然段)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觉得嘎羧还仅仅是一头普通的战象吗?不,它是一位(学生说:忠诚善良、重情重义)的大英雄!

  五、伴随音乐,深情总结

  师:同学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就这样,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走了!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26年的村民,忘不了饲养员波农丁,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沈石溪这样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首为英雄嘎羧作的小诗,我们就齐读一下送给英雄嘎羧吧!(课件出示小诗)

  六、布置作业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了解,导入新课。

  1.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类做好多事情,你能简要地说一说吗?

  2.揭题。

  3.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4.据题提问。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理解下列生字词,通过品读加深理解:威风凛凛、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久别重逢、英武豪迈、泣不成声、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搏杀

  (3)思考刚才的问题

  2.检查交流:

  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品读课文,感受嘎羧。

  (一)认识英雄,告别村民。

  1.默读课文,找到关于象兵的介绍。

  2.了解象兵抗击日寇前的那段历史

  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东亚地图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日本*主义者野心勃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岛;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1942年,日军侵占菲律宾、缅甸日军一次又一次挥舞战刀,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抗日的烽火燃遍*,燃遍整个东亚。

  1943年,当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双版纳时,象兵们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帜。现在,让我们回到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感受那英勇惨烈的战斗场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3.阅读这段文字,想象当时情景。

  八十多头战象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枪炮声、喊杀声、大象的悲壮的吼叫声回荡在打洛江畔;在鬼子的枪炮中,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倒地。日寇们鬼哭狼嚎,丢盔弃甲。

  4.经过这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嘎羧成了唯一幸存下来的战象。村民们怎样对待这头战象?除了故事中的描述,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正是战象们打跑了日本鬼子,这个小村庄才免遭战火的洗劫。村民们对嘎羧特别好,把自己*常舍不得吃的水果送到嘎羧嘴边;村民们为嘎羧搭起了高大的象房;村民们让波农丁来专门照顾它;夏天,村民为嘎羧洗澡;冬天,村民给嘎羧生起了火炉)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村民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板书:英雄

  敬仰

  5.指导朗读相关段落语句

  6.村民无微不至的照顾,嘎羧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六年过去了。曾经英武豪迈的英雄老了。嘎羧就要走到生命尽头了,它舍得离开村民吗?

  7.你能根据这段话设计什么问题来考考大家吗?(为什么要绕村走三圈?)

  8.解疑。

  (二)重披战甲,回想过去

  1.嘎羧在离开村子前,它最先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找当年自己曾经披挂过的象鞍。)古人说:读书贵有疑。现在,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读书,勾画句子,写问题与体会,教师巡视)

  2.交流:

  (1)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在这二十六年间,嘎羧为什么不去看望这位老朋友,而在临死前才找到象鞍并披挂上象鞍?

  (2)哪句话最能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

  ①指名读读这句话。

  ②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③你能读出嘎羧心中的那份伤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动吗?

  (3)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可它的内心安静吗?(沉浸在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里)

  (4)齐读体会。

  3.小结:嘎羧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首先想到的是重新披挂上它的象鞍,它想起了它作为一头战象的辉煌与荣耀,想起了二十六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想起了和它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然后,嘎羧踏上了它的不归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嘎羧还做了哪些事情?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些问题。

  五、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齐读)《最后一头战象》。

  2.这篇课文描写了这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哪些事?(小标题主要内容)

  3.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重披象鞍和告别村民这两部分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的两个部分。

  二、品读课文。

  (三)打洛江畔

  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②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也许;也许。)

  ③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

  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四)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

  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5.小结: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6.现在,我们就要离开百象冢了,你想对战象嘎羧说些什么呢?

  三、课外延伸: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发感人肺腑的文字,在强者面前不示弱,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多做实事,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因此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2.齐声朗读

  3.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是,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像我们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今天这堂课希望只是一个引子,引导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去学习,去思考。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漫不经心、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复述这个故事;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找出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感情和对昔日战友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战象的基本特点;

  3.学生收集其他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与自己的同桌分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说说对大象的印象

  1.同学们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播放“动物园里大象”的幻灯片﹚

  2.嗯,我们都喜欢和大象交朋友。可是,今天我们课文上的大象与动物园里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都很聪明,今天我们的大象都披上了战甲,威风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大象称为战象。﹙板书:战象,并播放“战象”的幻灯片﹚

  3.对照幻灯片上的图片与课文的描写,让学生描述下战象的外貌特征。

  4.同学们用词很准确,描述得也很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踪经历过1943年战争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的去向吧。﹙板书:最后一头战象﹚

  二、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给大家读读?﹙播放生字词的幻灯片,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让其他人留意读音,并给以纠正﹚。

  2.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生字的理解,老师及时给以帮助。

  3.出示5个成语,先小组讨论,再在班上汇报,老师重点解说“威风凛凛”这个成语﹙播放幻灯片﹚,然后让学生造句,加深理解。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看来大家回去都有做功课了,值得表扬,给点掌声自己……那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最后一头站象”这个题目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疑问吗?指名回答。

  2.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体会体会这些问题。

  3.默读完这篇课文后,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让几位学生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故事梗概﹚

  4.非常感谢以上的同学为我们复述这个故事!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也可以流利地,有感情地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亲人或者同学。

  5.那么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就快走到生命尽头的嘎羧先后做哪些事情了吗?现在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好吗?﹙指名让尽量多的学生回答,建议学生运用“首先……然后……其次……最后”来陈述﹚

  板书:重披象鞍

  告别村民

  凭吊战场

  庄严死去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自己喜欢的六个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会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战象嘎羧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头大象,它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四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并出示上节课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体会感情

  1.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画出描写这四部分内容的段落或者句子,小组自由讨论后,派代表说出小组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2.集体交流重点语句

  ﹙1﹚哪些句子描写了嘎羧“重披象鞍”情景?

  “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播放幻灯片,先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这个长句,然后全班齐读,注意感情的投入。﹚

  a.同学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老师提示:想想嘎羧26年后再一次看到自己的象鞍,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b.老师整理答案,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主要从嘎羧对当年战争的回忆来解说﹚让学生体会嘎羧内心的激动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份激动齐读。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得凝重华贵;嗄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播放幻灯片,按照刚才“读课文—体会—再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体会: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嘎羧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a.同学们,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战斗的惨烈,那么你是否能够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描写了战象战斗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呢?﹙指名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a.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战象作战时“排山倒海”的气势。现在谁能说说“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呢?

  b.同学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就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读读这个自然段,先听老师是怎样读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看看谁读得好!我们边读边体会战象的英勇。

  c.同学们读得真棒!再来读一遍。

  ﹙2﹚哪些段落描写了嘎羧“告别村民”情景?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26年里,嘎羧一直生活在村民的宠爱之中。那么得知嘎羧快要死了,村民又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与村民一起为嘎羧送行吧。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

  a.现在,有谁可以告诉老师,村民都做了什么?﹙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b.这是村民的举动,那么嘎羧呢?它面对着昔日友好的村民,此时此刻,它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a.它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呢?同学们想象下,嘎羧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想起昔日村民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b.面对着如此富有感情的战象,如果你见到了它,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话呢?﹙指名回答﹚

  ﹙3﹚哪些段落是描写嘎羧“凭吊战场”的场面的?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a.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读这段话,体会嘎羧的情感。然后小组读,个别读。

  b.同学们,从这段话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嘎羧“久久凝望着”什么呢?

  它为什么在“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呢?

  “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为什么要吼叫,它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c.课文还有一句话刻画了嘎羧当时的神态和吼声,同学们一起读读,注意读出嘎羧当时悲壮心情。

  (4)哪些段落是叙述嘎羧“庄严死去”的?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嘎羧不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它是战争唯一的幸存者,这也注定了它不*凡的一生,那么它会不会像别的大象寻常死去呢?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播放幻灯片,说说大象的灵性与它们的象冢﹚

  a.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然后老师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b.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第19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播放幻灯片)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战象?你有怎样的心情?有没有冲动要过去帮忙?(老师提示:嘎羧几天没吃东西了,还在喘气……)

  “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

  请注意“一寸一寸”这个词,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a.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嘎羧死了,为什么还会睁着眼睛,凝望着天空呢?它是不是想看到什么东西,还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呢?试着和前面的“久久凝望着江面”比较下,临终前的嘎羧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5)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让你特别感动的呢?可以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三、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是的,嘎羧死了,却不同寻常。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躺在一起。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读到很多东西。我也相信大家对嘎羧也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现在谁能说说嘎羧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引导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事例,体会大象美好的品质)

  板书: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嘎羧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它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我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感触,对大象这种动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业设计:

  1.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写下你的体会。

  2.嘎羧在临死的最后一天,有很多感人的场景。请选择其中一两个场景,可以想象当时嘎羧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当时你最想对嘎羧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善良

  告别村民 忠诚

  凭吊战场 英勇

  庄严死去 坚强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0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

  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下,人们在埋葬它们时,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的名字叫嘎羧,它成了——最后一头战象。

  二、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的故事。请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边度边思考:嘎羧临死前主要做了几件事?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检查字词。这一课有一些词语,要特别注意它们的读音。谁来给大家读读?

  日寇、扑喇喇、摩挲、斑斑血迹、浴血搏杀

  齐读。

  其中的寇字既不好读,又不好写。注意看老师怎么写。

  回到刚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

  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几件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临死之前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同学们,阅读这样的长课文,我们可以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这样可以很快的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细节,会感情。

  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是沈石溪。沈石溪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那么,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人类情感,课文又是怎样表现他的情感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5、6、7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他的感情。

  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先读句子,再说体会。

  生交流:没想到,嘎羧……

  真会学习,你找到的是这部分课文最感人的句子。其他找到这句话的同学请举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就让我们看这句话,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请把它圈画出来。

  生标画。

  泪光闪闪、久别重逢。摩挲。动作有人关注它的神态吗?

  呼呼。

  那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联系上下文。想象。

  嘎羧当年就是披挂着这件象鞍,出生入死,所以看到象鞍,如此激动。

  板书:联系上下文,想象。同学们,我们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就读懂了嘎羧的心,体会了它的情。

  你们能读出嘎羧激动的心情吗?自己先练习练习。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评价。

  张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和神情。

  请大家和老师一样,带着自己的体会,带着自己激动的心,一起读。

  还有谁找到别的句子,也请读给大家听。

  26年归去了,快要死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没有忘记辉煌的过去,作者就是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嘎羧的内心情感,如果能圈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能读懂嘎羧的心,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接下来,就用这样的方法,自己试着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课文的细节描写。

  请看自学提示:

  1、自读14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感情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

  请与小组同学交流。

  通过刚才大家细心的批注和讨论,我想你们一定找到品细节的感觉,现在就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然后,它踩着哗哗……

  它的吼声就像是在说话,你觉得它可能在说什么?

  “久久凝望”读出嘎羧当年拼杀的情景,你能读书这种感觉吗?

  谁比他的体会更深?

  读的更好,这才是久久凝望的感觉,请大家一起读。

  是的,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最后一头战象。

  26年中,它无时无刻不再怀念着过去,思念着战友,这样的深情,它能像谁诉说,因为它是——最后最后一头战象。

  所以,它重回战场,缅怀往事,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这一段。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嘎羧带着对战友的怀念,跋山涉水,感到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生命的最后力量,为自己挖了一个墓坑,请齐读最后两段。

  哪个细节让你感到。

  凝望天空。

  它一定有话想说,它想说什么。你看到寂静躺在墓坑的嘎羧,想说些什么?任选一个句子。

  嘎羧想说:

  我想对嘎羧说: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这节课我们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了细节,感受了嘎羧丰富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4)

——《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反思3篇

《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反思1

  在语文课上与学生们共同阅读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期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与忠诚等,但由于课文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抓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期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反思2

  今天的语文课与学生们共同阅读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呢?

  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育忠诚等,但由于课问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反思3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想我这课上的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孩子们思考的世界,我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是却没有考虑在他们的思考里有哪些内容。换句话说我是没有以生为本进行教学。

  这篇课文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头战象,俨然是一个知情懂意的英雄,他怀旧,他善良,他英勇,他忠诚……他具备了完美英雄的高尚情怀。这些,孩子们是不容易懂的,但是孩子们也是容易懂的。

  在我的课堂里,我的教学设计过于生硬牵强,我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和学生生活世界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难以理解。而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牵着学生,企图让学生顺着我的设计一步一步地走来。因此,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总是欲言又止。

  这篇课文较长,长文如何短教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但是遇见这样的课文的时候,依然束手无策。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我自己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总是担心学生这里没理解,那里没有领悟,因此,教学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碍手碍脚的。而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也就显得无所适从了。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了文本的人文感悟,在学文结束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所得。有不少的孩子谈的不错,他们谈到,大象都有这样高尚的情怀,那我们做人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重情谊的人,应该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特别是有一个孩子这样谈到:“虽然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阴暗面,有不少的陷阱,但是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做一个善良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更加美好!”他的话让我感动,一个孩子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应该说还是让人欣喜的.!

  总之,以后的备课中真正做到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5)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3篇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谈话法

  以思促悟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默读课文)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板书设计:

  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教学反思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学生读文)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回答,评议)

  3、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长课文短教的范例,虽然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但在教学时我则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在这一重要环节的实施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不一定只是谈感悟再朗读,可以读代讲,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

  同学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6)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读书感悟3篇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读书感悟1

  今天,我读了语文书中的《最后一头战象》,深受感动。

  西双版纳的象可以用来作战,在一次血雨腥风的战斗中,有八十多头战象倒地。在埋葬大象时,发现一头象还活着,就运回寨子。多年后,象不行了,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作者悄悄跟在后面,万万没想到,它在曾经战斗过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块大龟石上亲了又亲。它没到象冢去,它到埋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跟战友躺在了一起。

  读过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可能觉得,它当时跟同伴一起作战,多么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将葬身与此。然而,同伴牺牲了,它有幸获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场残忍的斗争;它可能也觉得,要跟同伴做个伴,不让它们想念它。我们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他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回荡。象的友情为什么比人类的友情更打动人?它们的友情为什么有如此力量?

  象,它们的友情有这般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长久。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读书感悟2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 在读了这本书《最后一头战象》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 “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读了这篇课文,令人回味无穷,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后一头战象》优秀读书感悟3

  在我的印象中,大象是一种性格温顺的大型动物,除了有珍贵的象牙外,没什么特别的了。但读了这本《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对大象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原来大象也像人类一样拥有珍贵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西双版纳的曼广弄寨有一头幸存的战象嘎羧。它年老后,披挂上了封存已久的象鞍,告别了收养它的寨子,独自去了百象冢——一个埋葬了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作者和嘎羧的饲养员波农丁为了捡象牙发一笔财而尾随它,目睹了嘎羧不顾年老体衰用一对象牙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坑,看着它静静躺在坑里离开了,完成了它的心愿:与它的战友永远聚到了一起。而作者和波农丁被嘎羧打动,放弃了捡象牙。

  读完这个故事,我已经热泪盈眶了。我反复读着文中的两段话,“奇怪的事发生了,嘎羧见到那破玩意儿,一下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蒙在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破玩意上摩挲着,象眼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我被嘎羧流露的感情深深地感动着。嘎羧对往事的眷恋,对战友的忠诚和永不放弃自己的职责深深打动了我。原来大象也是有感情的,它忠诚又负责,在字里行间我能体会到它与同伴们永恒又珍贵的友谊。

  嘎羧,我怜悯它,敬佩它。它和战友的真情珍贵无比。我想:有时候,友谊可以打败贪婪。我也要像大象嘎羧学习,做一个对待友谊忠诚且有责任心的小学生。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7)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心得呢?但是读书心得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

  翻开《最后一头战象》的第一页,就好似把你带到动物的世界。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

  在很久以前,打仗的时候人们是不骑马的,而是骑象,因为他们认为象比马聪明。可是,打仗结束后,一头头战象却都死了,人们就把这些象埋到一个地方,还起名叫“百象冢”,无意中人们还找到了一头还活着的战象,于是人们养着它。可是有一天,那头战象却夺走了象鞍,走到了“百象冢”那里,自己找了个地方挖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它躺在那里,死了。

  ……

  这本书告诉我,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要学会回报帮助过你的人。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2

  暑假里我读的第二本书名字叫做《最后一头战象》也是动物大王沈石溪的优秀作品,全书讲述了关于大象、野猪和狗熊等动物的相关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甚至有时候它们的情感比人类更纯净、更丰富、更至诚伟大。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棕熊的故事》这个部分,《棕熊的故事》主要讲了一只小熊崽在山里的一个树洞里,正巧被我发现了就把小熊崽带回了观察站去,给它取名叫“小丽丽”。母熊一直在寻找小熊崽,最后它发现了小熊,是我把小熊带走的母熊就很恨我,就一直追我。小丽丽为了保护我敏捷的跑出来一口咬在了母熊的身上把母熊气的一下子把小丽丽推的一丈远,母熊又对我发起了攻击,小丽丽为了分散母熊的注意力,故意跳下河去,母熊看见了急忙跑过去一把把小丽丽搂在怀里面。一天,一只雪豹从树林里蹿了出来向小丽丽扑过去,母熊为了保护孩子去跟雪豹搏斗,豹爪把母熊的肚子划破了肠子和血流了一地,但母熊还一直坚持着,最后雪豹没有了力气就逃跑了,母熊把小丽丽交给了我,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通过这个感动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母爱是一阵清凉的风,是一把遮雨的伞、是那责备的目光还是那温暖的汗水,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3

  前段时间,我读了《第七条猎狗》这本书,初步认识到了动物们充满色彩的世界。今天,我向大家隆重介绍《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也是沈石溪写的,书里充分地写出了动物们在野外多姿多彩的生活,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生动的语句加上精彩的故事足以让你看几个小时都放不下,简称爱不释手。

  《最后一头战象》不止是讲大象的故事,也写出了其它的动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写大象的,名字叫做象警,这个故事的开头就非常有趣:一天,“我”每天观察动物的休息到了,可是,经过了一上午的工作,也在夏天接受了暴晒,又渴又累,嘴唇都干涩地裂开了,突然,“我”在_x湖旁看到了一大群动物在走动,好奇地走了过去,哇塞,原来是山上的所有动物,从巨大的大象到弱小的小老鼠,可是奇怪的是红豺与野鸡只有一步之遥,红豺却没有扑上去将野鸡大卸八块,再美美地大吃一顿,野狼也没去捉山羊崽为什么山上的动物突然变得那么和谐呢?在经过分析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它们是因为夏天太炎热,把所有动物的生态环境给搞乱了,所有动物只能靠这个有鳄鱼的湖来喝水,在渴得危及到自己生命的情况下,谁还会浪费体力去为了打一个猎物,让自己结束生命呢?但是问题又来了,鳄鱼十分凶猛,无论是什么动物跑到湖边舔一口水,鳄鱼就会咬住它的嘴巴把它拖下水大吃一顿。但是大象就不一样了,大象的身体巨大,只要鳄鱼跑去咬住它的腿,大象狠狠地用粗壮的鼻子一抽,鳄鱼轻而脑震荡重而死掉。大象们也愿意扮演这个警卫角色,几头大象围成一个半椭圆的保护区,所有动物欢呼雀跃地跳入水里,小鹿和大灰狼一起戏水,公鸡用翅膀泼水帮豺狼洗澡,大自然展现出了和*的样子,大象也非常喜欢这样子,这就是大象为什么能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担任草原长的原因了。大象爱好和谐,不会像狼、狐狸、红豺一样总是有坏念头,但是又具备了羊的温顺,也具备着虎的力量,也很愿意为大家服务,就是这几点,才让大象在草原上人见人爱。

  沈石溪写的故事不仅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也具备了动物的本性,以最好的方式写出了动物的心声,这就是我喜欢沈石溪的书的原因。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4

  这几天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我很喜欢。

  书中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

  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

  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读了这本书,令人回味无穷,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5

  今天,我去了堂弟家,但他去上兴趣班了,我闲得无聊,见桌上有一本《最后一头战象》,就看了起来。

  我原以为,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只是普通的动物。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静。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来,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

  读过这本书后,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觉得很感人,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

  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6

  在暑假里,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我深有感受。其中,我最喜欢《给大象拔刺》这篇文章。

  《给大象拔刺》写得是作者还是赤脚医生的时候去橡胶林巡诊,遇到了一头公象和一头母象,它们把作者带到了一只右脚受伤的小象身边,原来是小象扎了刺。于是作者就给小象拔刺,小象很怕疼,不时的发出痛苦的叫声,经过作者一番努力后终于帮小象脚上的刺给拔掉了。一个月后,作者收到了那头公象赠送的一只野蜂窝,这也许就是他们要支付的医疗费吧!小象已经全好了,还跑到作者面前和他玩。

  这篇《给大象拔刺》让我知道了好人会有好报,作者帮助了小象拔刺,小象的父母送给他一只野蜂窝表示感谢。其实,作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小小的野蜂窝,还得到了快乐和友谊,同时也帮助自己增加了医术。我下次也要像作者一样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动物,我求的不是回报而是想看到别人的一次笑容,听到别人说的一声“谢谢”和自己内心的一次快乐体验。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非常精彩,希望你有空的时候也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也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7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让我很有感受。这一本书分别有6个故事,还有一个动物小档案。

  让我最喜欢看的是那6个故事中的《给大象拔刺》。里面写的内容是:主人公在那个时候是边劳动边行医的医生,有一天他去巡诊,突然被两头大象带到一个地方,看有一只小象受了伤,原来两头大象是让“我”替小象看病,最后,“我”治好了小象的病,大象把一个蜂窝给了我,当作医疗费。在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大象很有灵性,跟我们人类一样大象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当主人公把小象弄疼的时候,大象把主人公勒了起来。大象也会回报,主人公治好小象病,大象给他一个蜂窝。

  在这本书里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象的知识,比如象的坟墓叫象冢,看象的年龄要看耳朵……因为象牙很珍贵,人们每年都要加工约60吨象牙,所以目前野生大象只剩下40万头,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象。最后,我们要拒绝象牙物品,让大象只数越来越多。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8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大象的无言灵性,更让我感受到了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一样的感情。

  这本*述了在1943年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村落在江畔和日寇的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嗄羧。嗄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四处寻找它在战争中批过的象鞍,找到后来到了昔日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洞,准备同战友们埋在一起。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嗄羧要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全寨男女老少都到打谷场为嗄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忙着为嗄羧系洁白纱巾、四脚绑黑布。由此可以看出全村寨的人们对嗄羧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大家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和嗄羧一一告别。毕竟嗄羧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和大家共度了26个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对于嗄羧的死,村寨的人都非常难过、悲伤。读完《最后一头战象》后,让我感到嗄羧是一头重情重义的、有灵性的大象。

  看完《最后一头战象》后,满脑子都是最后一头大象的高大形象,同时也想到了生活当中许多动物都像这头大象一样充满了灵气,充满了忠诚,充满了感情……小动物们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忠诚,比如小狗忠诚地帮主人看家、小鸟辛勤地帮农民伯伯捉害虫,牛儿默默地耕地…..可是人类一直不爱护它们,有的甚至还想把它们赶尽杀绝,任意的捕杀。现在我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吧,爱护生灵,保护动物,保护生态*衡,坚决同破坏生态*衡的坏人作斗争。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9

  最后一头战象,你们看你了这题目,肯定心中会对战象有许多的尊敬吧。没错,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突出了战象的英勇和对战友的思念。当我读完这本书,心中也对战象肃然起敬。

  这篇文讲的`是一头还活着的战象,被村民救回村。到了这头战象该赴黄泉的时候,它并没有回到神秘的象冢,而是来到了当年战友被埋葬的地方,走了黄泉路。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哦,闹了半天,它是要它的象鞍啊。”波农丁恍然大悟地说,“这就是它当战象时披挂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我们当年把它从战场上运回寨子,它还佩戴着象鞍。在给它治伤时,是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的。唉,整整26年了,我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它还记得那么牢。”

  嗄羧用鼻子挑起那副象鞍,甩到自己背上,示意我们帮它捆扎。我和波农丁费了好大劲,才将象鞍置上象背。

  这时,嗄羧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块龟形礁石旁,鼻子在被太阳晒成铁锈色的粗糙的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才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突然间像变了一头象,身体像吹了气似地膨胀起来,四条腿的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我看到这里,响起了当年的红军,他们也不这样誓死保卫祖国,要死也死在祖国的怀抱里。

  通过这篇文章,我学习了做人的道理。人和人之间也要像大象一样充满忠诚和友谊。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0

  暑假前,善解人意的杜老师送给我一套动物小说。这是作家沈石溪所著,其中包括《最后一头战象》、《鸟奴》、《狼王梦》、《雪豹悲歌》等等。到了暑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套书。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本叫《最后一头战象》的书。一看到它的名字,我就爱不释手得看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写了三种动物:象、猪、熊。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故事。下面我就带大家也闯闯奇妙的动物世界。

  在象篇中,有关于受伤的小象、威武雄壮的老战象、骄傲得意的头象等,我最爱看的是《给大象拔刺》。里面写了一位医生在森林中看到了两头象很伤心,原来它们的爱子受伤了,医生发现小象的腿上有一根长长的刺。于是医生小心翼翼帮小象拔了那根刺,并做了消炎。当他看到两头象的心情一下子从伤心变开心,自己也非常高兴。

  我读懂了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让自己快乐!

  在猪篇里,我尤其喜欢是《野猪跳板》。写了一个人和一头猪同时掉到入了捕象的陷阱,谁都不想当跳板,但到底是人类的智慧战胜了野猪,人借野猪为跳板死里逃生了,可一生内疚的是没能实践自己的誓言,把做他生命跳板的野猪就出来。

  我读懂了遇到困难,我要第一帮别人走出困难自己才能走出困难,说到做到,不会悔恨一生。

  在熊篇里,我最喜欢看的是《智取双熊》。写了两位猎人想得到两只熊,可两人不敢冒险动手,可能有生命危险,最终一位老猎人思考一会儿,只动了一点点手脚,就轻而易举得到了两只熊。

  我读懂了遇到困难一是:要沉着冷静;二是用聪明的头脑解决问题。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许多动物知识和很多做人道理。也是我最爱读动物小说的原因。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1

  相信大家都读过很多的好书,听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吧!我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本动物作家沈石溪写的作品——《最后一头战象》。

  这本书共有11个章节。每篇讲一个故事,分别是《给大象拔刺》、 《最后一头战象》、 《象冢》、 《愤怒地象群》、 《象警》、 《死亡游戏》、 《野猪王》、 《与狗熊比举重》、 《棕熊的故事》以及《黑熊舞蹈家》。 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故事讲述的很生动,故事中动物们的相处就像人类世界中的人一样。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看《给大象拔刺》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作者在赶路时被两头大象”绑架回洞“给小象拔刺,弄得小象哭爹喊娘,象爸爸象妈妈非常不满意,作者本来会被戳死,但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自己。从这篇故事中我体会到了公象母象对小象浓烈的爱,而且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学学作者面对险境时的冷静机智和勇敢。

  整本书中作者的讲述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充满了活力的动物世界,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里面的故事还有好多,相信你读了以后也会情不自禁地喜欢它,快去读一读吧。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2

  《最后一头战象》可真是一本好书,是我从4年级下册就想得到的,如今我终于得到了,它可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著作!

  我回到家,就拿起它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第一篇我就看的入迷,是“给大象拔刺”,内容是:两头大象,一公一母,在路上“绑架”了作者(沈石溪),它们把作者带到了一头小象的面前。这头小象的足垫扎进了一根一寸长的铁钉。原来大象是让作者沈石溪来给小象看病,于是他就看好了小象的病。过了几天,作者又碰到了这一家象,小象的伤好了,所以它们就给了作者一个野蜂窝来报答他。

  多么可爱的大象呀,它们的品质比一些人的品质都要高,它们知恩图报,而有些人却忘恩负义,那种人真是可恶,简直是枉披了一张人皮。同学们,你们可一定要比大象强呀!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3

  我非常喜欢沈石溪的动物故事书,寒假里我读了妈妈给我买的一套沈石溪的动物故事系列书。

  《最后一头战象》讲的是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suo)。它自知生命大限到了,便披上自己的象鞍,它先绕着寨子走了三匝(za),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二十六年的寨子表达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然后它独自来到二十六年前抗日健儿和日寇淤血搏杀的战场!找到埋葬它战友的“百象冢”,并在旁边挖一个坑把自己庄重掩埋起来!

  看到这里,我深深地为这头战象的忠诚震撼了!就像作者说的:“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而是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战象,它找到了好归宿!”

  我一直以为大象是温顺的普通动物,读了这个故事才知道大象的友情是这么的有力量,这么的真切动人!希望所有人都能爱护它们,善待它们!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4

  有些文章读后也就忘记了,一段时间之后,甚至没有一丝印象了。但读了《最后一头战象》之后,我的心却久久不能*静。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曾经骑着战象,跟日本鬼子来过一次大会战。最后,鬼子大败,死了上千人,但战象也死了上百头。人们把这上百头战象埋在一起,叫“百象冢”。战后,有人发现一头战象还活着,就治好了它的病,把它带回了村子,从不让它干活,养着它。后来,战象自己感到死神要降临了,便找到自己的象鞍,独自走进“百象冢”,将自己掩埋。有两个跟踪战象想挖象牙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也打消了念头,悄悄地走了。

  大自然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包括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也包括那头战象。所有生物都会死亡,这并不令人感到恐惧。而这头战象选择的死亡方式,却让我感到吃惊和赞叹不已。那头战象临死前也没有忘记找到它的象鞍,说明它没有忘记它是个战士。这只战象选择了独自走向象冢,将自己掩埋。这是多么具有灵性的生命啊!它不想抛尸荒野,冥冥中它知道死期已经来临,它选择了有自尊地死亡,它选择了永远和自己的战友在一起。还有那两个人,他们被战象的举动震撼了,他们愧疚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没有挖象牙,悄悄地离开了。

  就连大象都能选择有自尊地死亡,我们人类作为万灵之长,能够洁身自好吗?我想我会更在乎身边的一切:一花一草一树一木。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心得15

  嘎羧凝望着江面,它回想起来:眼前的江水原本是血红的,是我每一个战友的鲜血染红的。它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卫家园。

  当它走到那块龟形礁石上时,心想:那应该就是当年我倒下的地方吧。它在上面亲了又亲,感受着战友的气息。想到这里,它似乎看到了,看到了当年的战友。嘎羧朝天吼叫着,想到了当年浴血搏杀的战场,想到了杀害他同伴的日寇,嘎羧心里充满了愤怒,它离开了打洛江,离开了当年浴血搏杀的战场。它又走了,它要去找它当年的战友。

  他来到百象冢,这里躺着当年*寇杀害的八十多头战象。他找了一块*坦的草地,在地上挖掘起来,似乎在说:“朋友们,我来了!”

  象冢挖好了,它躺在里面,看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静静地等待着死神的召唤。嘎羧心里想:再见了,村民们!再见了,波农丁!二十六年来,你们对待我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也不让我搬东西,而是把我精心喂养起来。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谢谢你们!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8)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

  30分钟的时间过的很快在和学生和谐互动的参 中,我在一次感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快乐和幸福,我是课堂中的指引者,让我在自主学习的空间中发挥主动性,感悟动人的语言,品味真挚的情怀。

  1.以读代讲,以读感悟。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浏览读,默读,理解读,品味读和选择读,层层深入。感悟GS的人性光辉。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时间变的更加有效,学法指导前功一件,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或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和读边思的方法都是高段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抓重点句子的感悟中,突出教学宽点并突破教学难完成知识马技说,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

  3.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体现比较到位。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在不同的文章中有所侧质。在自主学习中张扬了个性,展示学生独特的视角。

  在30分钟,想体现的很多,虽然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但有两点体现的不够,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本文我更重于文本的人文感悟,有效的评价机制还不够。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2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故事情节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本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主要事件,体会嘎羧内心情感。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先教给学生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合作研读“重回战场”,重点理解14自然段,抓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形象感知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自掘坟墓”部分,让嘎羧的内涵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最后用【配乐小练笔】的环节,使得学生感情得以升华。

  但由于课问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主要是本人过于紧张,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课堂处理艺术,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显得很苍白。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老师不能大胆的放手学生,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只是在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犹如蜻蜓点水。此外老师也有代学生发言之错,没能让学生充分发表其体会,情感的升华显得非常牵强。所以课堂显得沉闷。

  我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欣慰的是,学生们在最后的小练笔中,能用自己的文笔写出自己的感悟,并且情感真挚,能看到他们真的有认真去认识嘎羧,我想,这是整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吧。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

  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3、要认真:认真研读文本,认真备课。才能真正的“站”在三尺讲台,从容、自信。

  最后真心的感谢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荆老师给予的耐心而细致的指导和帮助,我想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会更加努力。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3

  后一头战象这篇文字优美而又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行动、神态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限定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十五分钟内读完一遍课文。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的读书能力参差不齐,读得快的十一二分钟就结束了,而读得慢的在规定时间里才读了一大半。这一遍读书并非单纯为了读而读,读完后,我们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这段文字进行研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悟得深刻,读得自然也就精彩。而这节课中最让我兴奋的是收获到了学生的勤学善思。在课后习题中有一项,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以往每每走到这一项时,都会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少有人提,也鲜有人答。而今天,学生不但提了,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嘎羧要离开寨子了,为什么人们送给它的食物它不吃,却只喝了一点水?”“为什么人们知道嘎羧要离开了,要给它围上白色的纱巾,四腿绑上黑色的布块?”“为什么嘎羧死去的时候,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还凝望着天空?”等等。这些问题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各显神通。学生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没有来得及读写结合,学生被激起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实在可惜。

  最后在结尾的时候我出了一道填空题给学生们填,嘎羧是一头——的战象,是因为——。让学生自己回忆在她们心中的嘎羧是什么样的?升华感情,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嘎羧的形象。有的学生填善良,有的填勇敢,有的填忠诚,等等,通过这一填空,学生的积极性得意提高。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教的可以说令自己满意了,但是还是不能骄傲的,以后继续努力。以求更大的进步!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4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xx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皮战甲”、“重回战场”、“自掘坟墓”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结合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确立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个别词语如“威风凛凛、炯炯有神、浴血拼搏、排山倒海、震耳欲聋”,学会快速浏览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上课前,先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课堂上,通过理解什么叫战象导入课题,引导读题展开质疑,这一设计意图是想摸索学生内心对课题的理解,对课文会产生怎样的悬念。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很好,让学生学会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兴趣上来了,紧接着导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词,在生字词教学这一环,是采取检查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一课时我安排的教学重点体现在,快速浏览课文,掌握主要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当我把阅读要求“课文写了关于战象嘎羧的哪些事情?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展示,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在阅读巡视中,发现学生面有难色,寻聊中,学生暗示用四字短语概括有点难。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紧接着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我都进行巡查,发现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点拨,最后汇报交流归纳出“英雄垂暮”、“重皮战甲”、“重回战场”、“自掘坟墓”四个感人的片段。我顺水推舟导出“讲故事”的环节,目的是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学生兴趣特浓,表现欲望很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训练了。在交流读书感悟完成练习:我心中的“战象”,这是一头()的战象,因为它()。这一口语交际的练习,我感觉有点不到位。也许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战象的情感品读不深,只能局限在老师的点拨感悟出品格。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凝练、准确。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5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一、读课题,定基调

  讲课伊始,我只板书“战象”二字,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什么是战象。从课文中哪可以看出这是最后一头战象。在让学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定基调:课题读起来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为什么呢?再读又有一种英武的感觉,为什么呢?就是这样一头大象,在它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做了那几件不同寻常的事呢?从而以时间为序理清了课文脉络。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并为下面语段的品读铺垫了一个悲壮的基调。

  二、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在点拨疑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走进文中的作者、波农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读中悟情,收获感动

  在学习本文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男女生赛读,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段邀请同伴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透过这些文字。还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忠诚情怀,思想得到了净化,人性得到了提升,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四、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 如: “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就这个句子我安排了三次说话训练: 1 、 “ 在嘎羧久久凝望中,它仿佛看到了什么? ” 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 “ 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 ”2 、嘎羧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是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交流道:“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鲜血的伤心之地。” 3 、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吼声中尼认为它也许在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他的战友;也许它在告诉战友他要去陪伴它们了;也许是对曾经的敌人发出仇恨的声音。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 “ 嘎羧要离开寨子了,为什么人们送给它的食物它不吃,却只喝了一点水? ” 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6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导课

  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

  [第一课时的教学,已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四个精彩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同时学习第一片段。此时,学生不难理解嘎羧生命最后的辉煌是后面的三个片段。]

  二、指导品读“重披战甲”──由句而意而词,感悟英武豪气

  1.嘎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就是其中一个,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心情变化。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句子──“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和“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嘎羧见到象鞍后的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本文对战象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其形象特征,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语句,揣摩其义,初步感受嘎羧形象。]

  2.嘎羧在见到象鞍前后,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嘎羧心情的波动?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心情是很急躁的,从语段中的“十分亢奋”“烧得通红”“轻吼”“急促地踏着”等词语可以看出。而见到象鞍后心情变得*静了,从“一下子安静下来”“呼呼吹去”“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等语句能体会到。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品句、品词,揣摩重点词语的描写,由句而意而词,符合学生阅读心理,利于感悟嘎羧的英武豪气。]

  3.嘎羧在见到象鞍前的内心如此焦躁,它还可能有哪些举动呢?

  [拓展想象是高年段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教师可抓住“焦躁举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目的是为了体会战象对当年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象鞍的怀念,对见到旧时“战友”的激动。预设答案:还可能扇动着它的大耳朵;我觉得它可能焦躁地甩着尾巴;嘎羧还可能会用它那硕大的身躯去撞象房……]

  4.如何朗读这些语段?(可让学生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读;评价;全班齐读。)

  [本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切合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这样教,简单、自然、扎实。]

  三、合作研读“凭吊战场”──由意而句而词

  1.嘎羧伫立江滩,回想起许多的往事。(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合作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卡设计为:1.和组员交流一下,学习完这部分你们有什么体会?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出来的?2.嘎羧久久凝望可能会看到什么?它对礁石亲了又亲时会想到什么?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是想说什么?从前面教师指导品读“重披战甲”到学生自己合作研读“凭吊战场”,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2.学生想象补白,“在读这些语句的时候都想到了哪些情景?”

  [预设(学生可能的补白):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留恋着这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在感谢那些救过它的人们;发出吼叫,似乎想说再见了,村民,我要去找我的战友!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看到了与自己浴血搏杀的战友和四处逃窜的日寇;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听到战友在战场上搏斗时的吼叫声;发出吼叫,似乎想说您好,我又回来了,战场!

  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进行想象补白,利于深刻感受战象形象。]

  3.教师补白描绘,激情引读。

  师:刚才的回答说明你们已经进入到嘎羧的内心世界,那么,你们能把这个片段朗读一下吗?(朗读精彩片段;评价;再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深深打动了老师,我也想象了当时那动人的情景,现在我填补想象,你们与我一起合作朗读。(配乐,师生一描一读预设如下。)

  生: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师:──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幕,一定又看到战友们奋勇搏杀,在枪林弹雨中,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

  生: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师:──那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那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

  生: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

  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师:──那是嘎羧在深情地呼唤,呼唤着战友的灵魂,也在告诉战友:我将来陪伴你们!

  师: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

  生:不!这是一位英雄!

  生:我觉得嘎羧是个令人敬佩的军人!

  生:他更是一位垂暮的军人!

  [这里,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上悟意悟情,再由意而句,由句而词,接着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补白,一般的教学到此已是很不错了。然而我们并未仅止于此,而是在学生补白的基础上进而补充、完善、提升,形成教师优美动情的独特描绘,师生一描绘一朗读,“一唱一和”,撩人心扉,激情涌动,出神入化,定会给人留下十分难忘的课堂景观。

  在我们的许多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说、说、说……教师就是不说或不敢说或不会说,那种水*相近、思维相似的说来说去,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情感往往总在原地兜圈子。利用这一巧妙的讲解、引领、提升,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诵读“庄严归去”──深沉吟诵升华情感

  1.这位垂暮的英雄来到百象冢旁,一“镐”一“镐”地挖掘着埋葬自己的坟墓,寻找自己的战友,寻找自己的归宿的时候,同学们又有什么体会呢?

  [文中反复出现一个关键用语,“挖”,嘎羧的“一直挖”“不断挖”“继续挖”“埋头挖”“还在挖”……通过一个“挖”字,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坟墓,庄严地把自己掩埋!这些描写更加体现了这垂暮的战象对战友的忠诚和重情重义!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品析这样写的用意。]

  2.战象嘎羧有情有义,带着对英雄的崇敬,深情朗读20—23自然段。

  [配乐朗读课文片段。本片段的教学以读代讲,学生通过之前两个教学环节的过程,已经深刻感悟到战象的情感,这时候师生深沉吟诵,以声悟情,以读传情,情溢于衷,言于表,定将收到极好的效果!]

  3.嘎羧走了,从垂暮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地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

  [这部分教师的总结,教师以独特的音乐,配乐朗诵结束教学,课件缓变展示战象生前驰骋沙场的画面,以精练的语言,动情的演讲,来概括嘎羧辉煌的一生,营就一个深沉的基调,一个撩人的氛围,一定会给人深深震撼而余味无穷的深刻感受。]

  4.战象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用手中之笔去继续描绘这些动人的场面。布置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也十分感人,请想象嘎羧当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7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我们班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边用心倾听一边用心感受,看看那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用四字词语进行概括。这样理清文章的脉络之后,然后再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那个情节当中的那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这样直扑重点段,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繁琐的讲解,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最后学生在充分感悟下,再回归课文整体,体会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回顾本次教学,由于课文内容与孩子现在生活的环境差距太远,没有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填补教材的空白,就成了我教学本课的“杀手锏”。

  在学习第一个情节“重披象鞍”时,我先让孩子找到最感动的语句试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他们感情深厚?继而感受26年未见得朋友,嘎羧还记得象鞍的样子吗?当他26年后“重逢老朋友”时他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紧紧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嘎羧的内心,感受嘎羧的深情,感受嘎羧的激动,再读这句话孩子们已经能够让你感受到嘎羧的真情!

  学习第二个情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第十四自然段学习。采用分句重现情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血第一句时我紧紧抓住嘎羧“久久凝望”,想象嘎羧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到底望到了什么?(浴血搏杀的场景,并肩战斗的战友······)第二句中“亲了又亲”龟型礁石,想象在这块礁石上留下了嘎羧怎样珍贵的记忆?从震耳欲聋的“吼声”中,想象你听出了什么?学习第三句时,我将原文中和文中前面描写垂暮的嘎羧和此时充满战斗激情的嘎羧进行对比教学,对比朗读,层层推进,一下子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教学第三个情节时,我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思考此时嘎羧的内心活动,他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走进嘎羧的内心,体会嘎羧的忠诚和善良。

  最后回归整体,师生再次入情入境的从头到尾的朗读研读的重点语句,感悟此时嘎羧不再是一头战象,而是一位“英雄”,因为它是如此的重情重义!

  下课之后,一个女孩子悄悄告诉我:“老师,如果你的音乐再放下去,我的眼泪都要控制不住了。”我想,这是整节课中最成功的地方吧。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去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我所期盼的。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8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关于动物的小说,情感比较深沉,内涵比较丰富、篇幅较长。这篇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独特的语言和视角讲述了战象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是这样定下自己的教学目标的: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2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战象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3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从中领会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采用“让学生提出疑惑—自读解疑,师适时引导,点拨,拓展—总结点题。这样一个三步曲。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投入。第一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带领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在点拨疑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走进文中的作者、波农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

  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0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其次,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我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嘎羧,了解嘎羧,体会一个英雄的高尚情怀。比如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结合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们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1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xx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一、如何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也可以采取“抓主舍次”法,通过仔细研读后抓住主要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突出重点而不面面俱到。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抓了嘎羧在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重要的事而展开的,减少了一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重点也就突出了。

  二、如何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嘎嗦有灵性、重感情的特点所吸引,更被它英武、忠诚、善良的精神所打动,它早已不是一头战象,它俨然成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毕竟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能够凭借一次阅读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如何实现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品读“重返战场”段落时,在总结“披挂象鞍”这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先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然后汇报交流。

  当然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如在理解“重批战甲”这部分内容之后,过渡到“凭吊战场”时,我的设计有些牵强、生硬;在学习最后一部分“庄严归去”内容时,没有彻底放开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谈体会,略嫌仓促。教师的引导太多,束缚了学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凝练、准确。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

  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2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根据单元训练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抓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学习作者具体、细致地表达方法。

  采用什么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呢?这是我特别头疼的问题。因为根据我班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用两课时学懂20xx字的课文,再带一篇很长的文章,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了体现“以文带文”课型的特点。我决定改变之前的想法,不求面面俱到,不做过多的分析。学会取舍,让语文课堂简单直接。

  一、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他们的体会上升到一个高度而又不把文章肢解得零碎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上课前我欣赏了几位老师的导学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学生情况。决定采取“直奔中心”法,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然后重点抓“重披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三个感人的片段,让学生从中找出最感动的句段,说说体会,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嘎羧丰富的情感。

  二、走进嘎羧

  文中的嘎嗦有灵性、重感情,俨然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我想只能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品读、感悟,反复揣摩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大胆地联想,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如学习“重披象鞍”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抓住了“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带着感悟,读出感动。在学习嘎羧“再回战场”这部分时,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我并没有通过讲解让他们体会,而是让他们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吼声的词语,在音乐的带动下,引导他们激情地朗读、想象、感悟。真正走进嘎羧的内心,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没有互动,没留时间交流。学生的交流过于牵制,只是想着“走教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等。这次尝试让我体会到:只有更新理念,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遗憾。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3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关于动物的小说,情感比较深沉,内涵比较丰富、篇幅较长。这篇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独特的语言和视角讲述了战象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是这样定下自己的教学目标的:

  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战象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3、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从中领会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因为课文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悲壮与感人之情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在教学中,投放了不少的图片。但遗憾的是,因为授课形式过于单调,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一步步的牵引*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

  总觉得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课后习题中有一道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很多时候,这种讨论都会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少有人提,也鲜有人答。而今天,学生不但提了,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为什么人们知道嘎羧要离开了,要给它围上白色的纱巾,四腿绑上黑色的布块?”“为什么嘎羧死去的时候,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还凝望着天空?”等等。这些问题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各显神通。学生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

  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4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怀旧、英勇、忠诚的高尚情怀。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1、在初读中定情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嘎嗦有灵性、重感情的特点所吸引,更被它英武、忠诚、善良的精神所打动,它早已不是一头战象,它俨然成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但是学生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是否都能产生共鸣的想法。毕竟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能够凭借一次阅读感觉到。为此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结合单元训练目标“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揣摩作者如何表达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情感的。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

  2、在精读中悟“情”

  本课的教学,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紧紧依托文本,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通过品读让学生走进它的内心,感受嘎羧高尚的情怀。为了加深理解,启发想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我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嘎羧,了解嘎羧,体会一个英雄的高尚情怀。比如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结合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们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如嘎羧“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

  3、多种形式的读促“情”

  在学习本文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重点语段细读,教师配乐范读,自主挑战读,自由选择感动的语段邀请同伴读等多种形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的基础上,还深深地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重情重义,忠诚情怀。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净化,人性得到了提升,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4、在生活中验“情”

  大语文教学观提倡活学语文,活用语文。本课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对大象作为士兵参加战斗的历史多加了解。除此之外,我努力寻找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发生在动物身上感人的故事,上课并适当加入一些体现动物与动物之间生死离别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动物内心深情厚谊的赞叹,对自然界中所有生灵生命的爱护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5.让“情”贯穿课堂

  开课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说说嘎羧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通过畅说,让每个学生的脑子中都有一头善良、英勇、忠诚的大象。成功的情感基调,为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感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带着这种浓浓的敬佩之情,反复朗读细节描写,体验交流,力求凸显情感主线,深挖文本蕴含的情感,尤其是教师富有激情的点拨,过渡语,结束语,至始至终为整个课堂创设了情景,营造了氛围,传递了情意。

  固然,情在本课教学中被充分的诱发出来,但仍有不少瑕疵,比如:对“情”字的放重却削弱了对表达方法的领悟,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了解,能听到你们的真知灼见。因为我坚信:水本无华,相伴才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

  弱项:在课堂中,我首先限时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十五分钟内读完一遍课文。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的读书能力参差不齐,读得快的十分钟左右就读完了,而读得慢的在规定时间里根本就读不完。读完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课文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但是很多学生由于读书速度慢,课文内容不熟悉,在概括总结时造成表达的障碍。这些弱项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xx字。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是我的教学目标。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声音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限定读书时间,让学生在五分钟左右默读完一遍课文。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由于课前预习的好,大部分学生都读完了。这一遍读书并非单纯为了读而读,读完后,我们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这段文字进行研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就这个句子我安排了三次说话训练:1、“在嘎羧久久凝望中,它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2、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交流道:“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鲜血的伤心之地。”3、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吼声中你认为它也许在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他的战友;也许它在告诉战友他要去陪伴它们了;也许是对曾经的敌人发出仇恨的声音。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在交流时,展示的学生已经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我只是在他们准备结束这个话题时进行了追问,强化了多数同学的内心体验。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我在点拨学生读好嘎羧回到战场时,震耳欲聋、撕心裂肺的呼唤时有学生笑场,应该及时调整,让小组合作从文本中去体会,而不是一味地反复地、单一地读!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较长,因此我设计了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再抓住重点句子进行品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小学语文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是课文内容距离生活实际太远,学生朗读下来了,但是**淡淡,并没有被战象悲壮的行为感动,尽管老师范读,领读,效果都不太好,简直在无病*。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哪里去了呢?

  为什么没有被学生消化吸收?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应该抓住一处(如它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制出图片,进行细致地观察思考,引导学生透彻地品读,体会战象的怀旧善良,再让学生分成小组在一起读其他相关段落,体会战象的坚强忠诚。这样,不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形式单调。

  可惜,我的课件制作水*太低,真应该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扩展9)

——最后一头战象续写作文

最后一头战象续写作文1

  伴随着人们的叹息,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垂暮的老英雄嘎羧,要走了。

  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他们多想把嘎羧留下来啊!村长不忍心看它那泪光闪闪的眼睛,饱含热泪的依偎在嘎羧身上,慢慢的,用颤抖的手系好了白纱巾,动作轻柔的像是怕惊醒一个熟睡的婴儿。他亲昵的拍拍嘎羧的脊背,想说些什么,可当他看见嘎羧那苍老的背影时,又低下了头,无声的啜泣着。嘎羧回过头来望望大家,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3年,它与它最要好的伙伴一起来到了战场。虽然伙伴奋力杀敌,如腾蛇乘雾、蛟龙出海,但是当它背上的象兵发现敌人瞄准它,准备开枪时,为了保护它,倒在了敌人冰冷的"枪口下。伙伴忍住泪,发誓,一定要报仇!它疯狂的冲进敌群,劈敌、踩敌,奋不顾身。当它看到枪口对准嘎羧,它最要好的伙伴时,义无反顾的用身体堵住了枪眼,在敌人的狞笑里牺牲。那个血染的夕阳,成了嘎羧脑海里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几个小孩被母亲抱在怀里,懵懂的他们不明白,昔日的“大玩偶”为什么这么伤心,为什么要离大家而去。一个小女孩挣脱了爸爸的手,奔向嘎羧,抱着粗大的象腿,号啕大哭。一眨眼功夫,它的身边围了一群小孩,那此起彼伏的哭声让嘎羧心软了,它回过头,用长鼻抚摸花一般的孩子们,浑浊的眼睛里流出晶莹的泪珠,纷纷砸向地面。

  时候不早了,它突然站了起来,惊恐的孩子们像炸了营似地扑向嘎羧,想把它留住。人们多么希望它回过头来,深情的望一眼。可是,回答人们的,是夕阳下,嘎羧忍着泪,坚定的、沧桑的背影。

  嘎羧走了,淌下一地泪花花。

推荐访问:教案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3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设计1 最后一头战象的教案设计

猜你喜欢